历史如潮,大道如砥。十年跋涉,十年笃行。
回顾十年历程,全面深化改革无疑是公司发展最鲜明的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司深入推进改革,坚持创新发展,深耕绿色发展,厚植人才根基,积蓄技术能量,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了响当当的口碑,也驱动燃起了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大雁公司和宝日希勒能源从单行道上的各自为战,到两线整合并轨为雁宝能源,形成年产能力4310万吨的大型煤炭供应基地,十年间累计生产煤炭34998.65万吨,迸发了保障东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磅礴力量。
砥砺深耕 改革迎来脱胎换骨之变
时值迎峰度冬供暖保供旺季,运销公司铁路外运装车现场异常繁忙,新供暖保供季的到来催促着职工们快马加鞭,一列列载满煤炭的车皮向东北地区疾驰而去,为千家万户居民温暖过冬做好充足准备。谁能想到热火潮天的劳动景象背后,曾经历着过一场“刮骨疗伤”“去腐生肌”的生存挑战。
时间的轨迹追溯到2012年末,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之际,草原能源双生花之一的大雁公司划归原神华集团,这一历史性的命运转折给大雁带了生存发展的良好契机。正当大雁人壮志满怀地把握机遇大显身手时,制约公司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显现——煤炭年产总量不足千万吨,却有13000余名职工,承担“三供一业”等社会职能,经济总量小、员工总量大、社会职能包袱沉重的矛盾日益凸显。机会稍纵即逝,随着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彻底结束,煤炭价格一路下行,“壮志未酬”的大雁公司在市场动荡中亏损不断加剧,2015年被国资委认定为挂牌督导“特困企业”。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苟不自新,何以获存。
面对事关生存的“危局”,如何“破局”求生?大雁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惟改革者进!
万余名职工艰难地承受着改革的阵痛:非主业、非优势经营性法人单位坚决退出,内部辅助服务机构大规模整合,依法依规大幅压减法人,减亏止血、瘦身健体。
公司组织人事部主任张玉良对大雁公司改革期间的一组组数字记忆犹新:“通过一系列机构优化整合撤并,处级建制由39个精简到22个,减少了44%。基层单位由21个减少到8个,减少了62%。法人单位由14家“压减”至5家,法人总数减少了64%。 围绕精干高效深化“三项制度”改革,采取“竞争上岗+内部退养+人员分流”等措施,至2020年,员工总数8408人,较2013年减少4813人,减幅36%;在岗员工3997人,较2013年减少7215人,减幅64%。”
与此同时,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推进,到2020年,历经三年多的攻坚,“三供一业”市政职能全面移交,极大地解决了困扰企业发展的沉重历史包袱。
沉疴痼疾已去,新机制良性运转,煤炭主业轻装上阵,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0年6月末,大雁公司实现利润5400万元,多年来首次实现年中盈利。
此时,草原能源双生花的另一支宝日希勒能源,把握住煤炭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机,企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
把时间的链条向党的十八大之前延伸,饱含发展渴望的宝日希勒能源,历经改革浪潮的洗礼,催生强大的发展动力,助推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党的十五大后,宝日希勒能源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改革攻坚全面展开,面对发展资金短缺、市场竞争能力差、运输通道受阻等重重困难,动员1858名员工筹资1159万元入股,使企业增加资金实力,破解困难发展难题的底气与力量更加坚实。与此同时,招吸铁路电厂等企业投资入股,想方设法加大扩股融资力度,以滚雪球的方式推动发展,从一个生存步履维艰的落后小煤矿发展成为如今的千万吨级大型露天煤矿,建成了一家股权多元、优势互补的股份制企业。
2005年12月,宝日希勒能源正式加入原神华集团后,借助集团发展优势,加快生产方式、生产工艺和销售战略的转变。投资1.21亿元的露天煤矿千万吨地面生产系统建成投产,恰逢其时抓住了国家铁路系统大列配车的运力改革机遇,与铁路部门成功签订铁路运输互保协议。逐年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地面生产系统和装车系统,2011年成为哈尔滨铁路局最大日装车量的用户,2012年煤炭产销突破3000万吨。
党的十八大后,面临煤炭需求增速大幅放缓新常态,宝日希勒能源努力把改革发展“危机”转化为夯基固本、效能提升的“契机”,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转方式、调结构、提效率、控成本,着力推动科技进步,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源动力,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一批对企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科技项目陆续上岗,提升了公司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点燃发展新引擎。
履机乘变 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深化企业重组融合,雁宝能源应运而生。在容融与共中,公司全体职工以一家人、一股劲,奔向一个目标,共下雁宝能源高质量发展这一盘旗。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整合后,公司总揽全局,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改革任务清单,明确改革工作要点,从党的建设、制度流程、依法治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
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优化梳理“五规范五提升”党建工作清单,开展“作风建设年”专项行动,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党委工作规则》,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职能作用。建立法人内部治理新机制,制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和《决策事项清单》,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同质化业务集约整合,实施岗位、岗级、薪酬优化项目,进一步精简机构、压缩人员,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管理整合至今调整、选拔处级管理人员118人,其中,选拔“80后”年轻处级管理人员25人,占处级选拔总数的61%,选拔“90后”科级干部3人,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参股企业红花尔基水电公司实现挂牌转让,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股权问题,收回投资损失1.024亿元;亏损企业治理取得成效,3户亏损单位扭亏为盈。制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亮点标杆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并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光伏项目等85项重点工作和5G+无人驾驶编组示范项目等85项亮点标杆项目。
“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单128项任务全部完成,高质量、高效率地打赢这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战。”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高级主管杨涵说。
改革出效率,改革添活力,改革成为公司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引领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能源保供“稳定器”“压舱石”作用突显,在疫情的侵扰下,面对极寒天气、防汛等压力,实现防疫、生产、安全“三不误”,2021年至2022年8月,煤炭总产量5803万吨,总销量5798万吨,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生产“零死亡”,央企责任担当有力彰显。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实,从“外在”植被恢复,到“内在”土壤改良,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初显,以最小的生态扰动努力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互促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5G+助力公司领跑智能建设,从实现“五个第一”、贡献“十个标准”的极寒5G无人驾驶到5G布控球对高风险作业现场实施视频监控全覆盖;从”一张屏”全局监控到可实现无人作业区域的无人值守,从信息系统“集成化”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的有序推进,在“智慧”升级中推动安全发展。
经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指标大幅超过集团平均增长率,为全年实现营收100亿元、利润30亿元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大雁公司首次通过经营实现扭亏,实现历史性突破。定岗定编定员优化项目落地,整合后两个公司薪酬管理体系首次实现统一,为推进人岗匹配、精干高效、变岗易薪、能增能减奠定重要基础。
在强有力的改革推动下,捷报频频传来——“极寒型复杂气候环境露天矿5G+无人驾驶卡车编组安全示范工程”项目获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项目获“全国十大优秀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并入选《全国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与创新技术优秀作品集锦》;雁南煤矿、扎尼河露天矿产能核增获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批复,共新增产能260万吨……
十年磨剑,书写奋进故事;十年改革,开创崭新时代。回顾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改革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雁宝能源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沐浴洗礼,集聚高质量发展的无穷力量。
(作者:刘艳红)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