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技校毕业、35岁拿到企业技能比赛冠军,在东滩煤矿工作了14年的陈振杰认为,自己走的就不是寻常人眼中的成功道路。他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用行动抓住每一次进步的机会,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他说:“很多人对技校生有刻板印象,社会上也存在着‘上技校无出路’的陈旧观念。但我认为,设备可以淘汰,人不能被淘汰。一个人只要肯学技术,肯练技能,无论企业如何转型升级,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为山东能源集团2023年职业技能竞赛兖矿选拔赛电焊工第一名,陈振杰喜欢简洁地介绍自己的工作经历:井下电钳工8年、井筒维修工6年。
对于工友来说,22岁技校毕业、35岁才拿到公司级技能比赛冠军的他,一直从事焊焊补补的工作,显得“稀松平常”。
在陈振杰自己看来,从踏入技校大门开始,自己走的就不是寻常人眼中的“成功道路”。
◤“日子就这样继续着,虽然全是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与温暖。”
2010年,22岁的陈振杰来到兖矿能源东滩煤矿运转工区,在供电工区开始了井下电钳工的实习生涯。随后,他留在了检修班。
在技校时,陈振杰学的是焊接专业。每当有焊接任务时,工区领导总会让陈振杰接手。“圆满完成任务时,内心总会涌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充实而快乐的工作让陈振杰倍感珍惜。
作为井下电钳工,陈振杰深知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老师傅们利用下班时间,耐心地为他讲解高、低防开关的理论知识及维修方法,让他收获颇丰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有些沮丧。
转眼间就到了2013年。供电工区内部调整,由于井下运行班退休人员较多,检修班人员开始轮流去运行班顶岗,陈振杰成为其中一员。同年9月,工区实行优胜劣汰。由于陈振杰理论水平不足,工区将他调至运行班看变电所。
从此,三班倒的生活让陈振杰心中充满失落。他抱怨自己未能努力留在检修班,收入也因此降低了不少。怨天尤人的他一度很消极。
然而,生活总要继续。陈振杰渐渐适应了运行班的工作,并结识了一位新的老师。老师告诉陈振杰,变电所的岗位同样重要,年轻人单岗作业虽然有些“煎熬”,但要坚持下去,这是职责所在。在老师的鼓励下,陈振杰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隔三差五,老师会带着陈振杰约班组的同事一起在小酒馆里聚聚。在一次聚餐时,陈振杰遇到了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两人慢慢熟识、相知,在2014年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虽然结婚的房子是租的,但装修、购买家具家电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陈振杰开始利用自己的电焊技术在休班时间接些散活,贴补家用。
“日子就这样继续着,虽然全是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与温暖。”陈振杰回忆说。
◤“所有的磨炼,换来的都是成长,人总是以自己不喜欢的方式成熟。”
不知不觉,2016年悄然而至,这一年对陈振杰来说意义非凡。
如同往常一样,陈振杰休班时依然会去做一些计件工作。有一天朋友提醒他,他的电焊工证即将到期。
次日,陈振杰鼓起勇气到工区找到单位领导,说明了情况。领导告诉他,电焊工证并不是随便可以申请的,它必须基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因为陈振杰现在的岗位不需要电焊作业,所以他不能重新申请电焊工证。陈振杰感到心灰意冷。
2016年9月,供电工区与运转工区合并,陈振杰的工作没有发生变动。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交接完班,突然接到区长电话,询问他能否焊接较粗的管道。如果可以,让他第二天中班就跟着大筒班去干活。
陈振杰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决定试试。对于渴望进步的陈振杰来说,这次机会无疑是难得的。
第二天中班,陈振杰来到大筒班。这次任务是焊接洗煤厂的排污管道。由于压力较大,陈振杰心里没底,但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一定要焊好。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在起吊上进行焊接作业。由于下午一直在排水,无法施工,直到晚上8点多还有水滴滴答答地落下,领导决定先焊上段。夜里的秋风吹得起吊斗子一直在晃,给焊接作业增加了难度,但经过一夜的奋战,我和同事们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陈振杰对笔者说,“不久后,工区便安排我参加培训,重新考取了电焊工证,我心里很高兴。工区领导得知我考证是为了补贴家用后,善意地告诉我,工区正需要电焊工,好好干,收入是不错的。就这样,我被调到了装载机修班。”
装载机修班氛围非常好。每天早晨7点,陈振杰都会骑着心爱的摩托车去上班。班长教他如何巡检和检修。很快,陈振杰就爱上了这份工作。
“所有的磨炼,换来的都是成长,人总是以自己不喜欢的方式成熟。”陈振杰说,“想要干好,你得有行动力。别总想着天上掉馅饼,得自己去找机会、创造机会。行动起来,别让机会从指缝间溜走。”
陈振杰在车间 邱长鹏 摄
◤“每一分努力,都是对自己的尊重;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己的奖赏。”
转眼间,两个月一次的主、副井大检修即将到来,主井装载的2号皮带需要更换,1号皮带3号给煤机溜槽的磨损情况也相当严重,同样需要更换。检修时间仅有48小时,若同时处理两个项目,时间将异常紧张。
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陈振杰提出整体起吊3号给煤机溜槽的方案。同事告诉他原来也有过这个想法,可施工有难度,于是放弃了。陈振杰不气馁,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小本本到现场反复琢磨方案。经过5天努力,他终于攻克溜槽起吊难题,并向工区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区长询问陈振杰是否有信心,陈振杰很坚定说:“保证完成任务。”
作为施工负责人,在检修前一天,陈振杰反复确认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大检修时,更换溜槽的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成功实现整体起吊安装。
2018年,主井装载6个给煤点顺煤板改造任务又落到了已经担任副班长的陈振杰肩上。他主动学习机电工区配仓硐室顺煤板改造经验,自己动手加工完成了所需部件,顺利完成了改造任务,同事们夸他是“运转第一焊”。
陈振杰说:“每一分努力,都是对自己的尊重;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己的奖赏。只有把工作做好,心里才会舒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电焊工成为许多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然而,电焊工短缺现象愈发严重。因为一些职工对电焊工作存在误解,认为其对身体有害,且证件难考,对此岗位望而却步。
于是,陈振杰和工长积极行动,通过举办讲座、分享经验等方式,向班组职工普及电气焊知识,消除他们的误解。
在这个过程中,班组职工董季涛和刘金朋成了陈振杰和工长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悉心指导下,两人逐渐对电气焊工作转变了态度,开始主动学习电气焊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最终勇敢地迈向了考取电焊工证的学习之路。
◤“只要肯学技术,肯练技能,无论企业如何转型升级,都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2019年,东滩煤矿举办电焊工大比武,陈振杰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
临近比赛时,考题公布了——焊条电弧焊立焊单面焊双面成型,这对陈振杰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为他从未练习过这种焊接方式。
于是,陈振杰利用下班时间前往兄弟单位,观察工匠大师们如何操作,并尝试模仿他们的手法进行练习。虽然时间紧迫,但陈振杰依然全力以赴准备比赛。
最终,陈振杰只获得了第10名。工区有个老师傅见到他起哄说:“第10名啊,水平不行啊。”虽然知道他是在开玩笑,但这件事确实打击了陈振杰的自尊心。
后来,陈振杰了解到焊工比武隔年举办一次,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满意的交代。
2020年,运转工区的中央泵房主排水系统需要升级改造。在机修班工长金磊的推荐下,副区长陈虎安排陈振杰负责拆除旧泵底座。由于新泵安装需要使用旧的底座板,且对水平偏差的要求极高,给切割作业增加了难度。
施工前,陈振杰得知任务有所变动,为了减少动火作业,决定采用水切割的方式。工区安排陈振杰前往厂家了解设备情况。然而,当厂家技术人员带着设备到现场进行试验时,由于底座上方墩子的结构原因,水切割方案被迫放弃,切割任务再次交由陈振杰完成。
凭借检修切割经验,陈振杰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该项目荣获东滩煤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陈振杰在同一年被评为先进个人。
在山东能源集团2023年职业技能竞赛兖矿选拔赛中,陈振杰获得电焊工项目第一名。
在拿到1.9万元奖励后,有人问他有什么经验和体会送给现在的年轻人。陈振杰在思考后回答:“很多人对技校生有刻板印象,社会上也存在着‘上技校无出路’的陈旧观念。但我认为,设备可以淘汰,人不能被淘汰。一个人只要肯学技术,肯练技能,无论企业如何转型升级,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作者:王建
来源:中国煤炭报4月16日五版 原标题《山东能源兖矿能源东滩煤矿运转工区装载机修班副班长陈振杰 走出一条不寻常的成功道路》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