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煤公司:腾笼换鸟,资源枯竭型矿井焕青春

2022-12-29 16:18:13    来源:中国煤炭报    

煤矿资源枯竭后如何转型发展?近年来,河南能源义煤公司作出了尝试,并因地制宜给出了答案:一方面,通过合作建设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豫西煤炭储备基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矿区现有古生物化石资源和工业遗址,着力打造集地质、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矿山公园,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矿井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闲置资产重新“上岗”

10月28日,在义煤公司原北露天煤矿废弃矿坑下面,河南省“一带一路”区域性大宗物流中心国家级项目——豫西煤炭储备基地项目一期大棚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豫西煤炭储备基地项目于去年10月8日开工建设,估算总投资39.45亿元,建成后年储备规模将达到4000万吨,分近、远期两期实施,主要包括煤炭储备工程和铁路专用线工程两大部分,现阶段主要推进近期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一期大棚建设工程已接近尾声,初步具备储煤能力,一期建成后,年储备煤炭规模将达到1500万吨。

豫西煤炭储备基地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盘活了因去产能关停煤矿的闲置资产,而且也使义煤公司即将废弃的内部铁路专用线得到再利用。

义煤公司旗下的跃进煤矿于2019年7月因资源枯竭关闭后,留下了包括胶带运输机、煤炭采制化设备在内的一大批机电设备。豫西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后,不仅“唤醒”了矿区这些“沉睡”的老设备,而且改进改造了通往矿区的内部铁路专用线,让闲置资产重新“上岗”。

北露天煤矿是我国中原地区唯一的中型机械化露天煤矿,近60年累计生产原煤3047万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8年8月因资源枯竭关闭退出。自豫西煤炭储配中心迁址至北露天煤矿后,义煤公司组织力量着手施工,对矿区道路铺设沥青并进行整修,对原有办公楼、停车场、体育馆在保留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全面进行维修、整理、翻新,使矿区重焕青春。

打造综合性矿山公园

上世纪80年代,北露天煤矿职工在矿坑采挖现场发现了大批银杏叶、果及其他植物化石。经过考古专家研究发现,在此出土的义马银杏化石距今已有1.2亿年至1.8亿年的历史,是继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之后,中国地质界、古生物界在河南省的又一重大发现,被确立为“义马银杏”化石植物群。

“义马银杏”化石植物群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银杏化石,曾被第五届、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大会作为徽标而誉满海外。除“义马银杏”化石植物群外,北露天煤矿采矿时期的工业遗迹也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北露天煤矿现有工业遗产15项。其中,不可移动工业遗产5项、日常生产改造工业遗产10项,包括建设型8276号蒸汽机车、上游型1419号蒸汽机车和WK—4、WK—4A电铲等大型机械设备均保存完好。目前,这些工业遗产已经申报国家工业遗迹。

“下一步,我们将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着力打造以古生物化石、煤矿开采遗迹治理、地面塌陷遗迹综合治理、生态恢复为核心,融合地质旅游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矿山公园。”义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中超说。

16183010403116752_9.jpg


[责任编辑:赵远航]
关于我们
中安传媒・国家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平台官方网站。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宣传平台,是各地、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舆论监督平台,是建设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平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安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龙宇天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电话:010-64464483
传真:010-64464483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