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煤海写赤诚
在新疆准东五彩湾矿区,寒夜常被煤矿的忙碌打破宁静。暗沉的夜空下,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的调度室灯火长明。潘坤雷刚与家人结束视频通话,便迅速换上工作服,投身采煤一线的茫茫夜色。雪地里,挖掘机巨臂舞动;重卡往来穿梭如织,扬起层层雪雾;运煤火车汽笛长鸣,穿透寂静长空…… “采场东区注意挖掘节奏,保持与运输车辆的紧密衔接!”潘坤雷手持对讲机,目光专注地巡视着每个生产环节,声音坚定而有力。零下三十多度的低温,也无法阻挡他前行的脚步。
自 2010 年踏入新疆这片土地,潘坤雷便扎根煤海,从基层技术员成长为调度指挥核心。十四载岁月流转,他辗转井工矿与露天矿,从采煤工艺到机电管理,从生产组织到创新攻坚,始终冲锋在前。国家能源集团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荣誉,镌刻着他对煤炭事业的赤诚。
· 选煤破局 砥砺前行 ·
2018 年,新疆能源产业迎来关键节点,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为响应产能提升号召,重启选煤厂成为核心任务。彼时,选煤厂因市场低谷闲置已久,技术资料缺失、设备老化、人员匮乏,恢复工作困难重重。
“到 300 公里外的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啃下这块硬骨头,你敢么?” 乌东煤矿总工程师对时任机运二队书记的潘坤雷探询道。“只要企业需要,哪怕拼尽全力,我也敢干!我跨越 3000 公里从河南来到新疆,300 公里又有何惧?” 风华正茂的潘坤雷笃定地回答。
就这样,潘坤雷临危受命,从乌东煤矿转战而来,挑起洗煤厂厂长重任。面对仅 22 人的职工队伍,其中 45 岁员工占半数,专业技术人员稀缺的现状,他不免有些担忧。但当看到名册上有 6 名党员时,他的眼中燃起希望之光,当即决定:先开支委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召开支委会,大家达成共识,凝聚团队力量,领导班子主动降级带班,党员深入班组,激发全员斗志。
在设备迷宫与技术难题中,潘坤雷率团队开启百日攻坚。他们穿梭于复杂线路与机械结构间,日夜不辍。历经 100 余天奋战,1000 多台设备重焕生机。当首列火车在环线装车站满载煤流缓缓启动,潘坤雷亲手按下装车键,成功开启选煤厂新纪元,曾经的困境成为铸就辉煌的基石。
“不被看好的选煤厂,如今成了保供主力。”生产副矿长冯勇强感慨道。
· 采煤创新 勇攀高峰 ·
2022 年,采煤自营变革浪潮汹涌,潘坤雷再度临危受命。跨界转型挑战巨大,他却毫不退缩。他从零组建团队,迅速完成人员招聘、设备采购租赁后,便全身心投入学习实践。晨曦微露时,他已在采煤区钻研操作流程;夜幕深沉后,办公室里仍有他研读资料、制定规章的身影。经过无数个日夜,一套涵盖人员管理、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从挖机操作到自卸车维修,他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带动队伍成长。
面对采场 B2 和 B3 煤层底板夹层低热值薄煤层这一开采难题,潘坤雷决心攻克。在狂风肆虐、煤尘蔽目的戈壁工作面,他弯腰弓背,艰难前行采集数据,反复勘查论证,精心制定配采方案。开采中全程把控,带领团队从矸石缝隙中抠出 20 多万吨低热值煤,创造超 3000 万元经济效益。“学不会是我没本事,教不会是我没能力。”他以身作则,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的采煤劲旅,开辟了采煤领域新路径。
· 稳质强运 铸就品牌 ·
夏日的戈壁滩,酷热难耐,仿佛被置于巨型烤炉之上。零星生长的骆驼刺顽强地对抗着烈日与风沙。
2019 年,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扩能遭遇运输瓶颈,潘坤雷投身铁路与廊道建设。烈日下,他对照图纸、紧盯进度,尘土与汗水沾满全身。地质复杂致桩基施工受阻,他迅速邀请专家会诊,研讨解决方案;暴雨突袭时,他与工人并肩抢险,守护设备安全。同年,铁路和廊道顺利竣工,成为煤炭运输主动脉,实现产销平衡,推动煤矿发展迈向新台阶。
2021 年,国家能源集团坚决融入国家一体化能源保供大局,疆煤出区战略启动,红沙泉一号露天煤矿成为重要保供基地。潘坤雷精准定位,锁定优质煤层“白菜心”,专车专铲专用保煤质。为稳“疆煤 5 号”发热量于 5050 大卡,他连续一周坚守一线,依煤层变化动态调整工艺。用户赞誉纷至,他直言道:“最好的煤才能代表新疆品牌。”
2024 年,任职调度室关键岗位后,潘坤雷聚焦全流程精细化管理。针对铁路运输效率短板,组织党员专题攻坚,深化路企合作。红沙泉站路企合署办公室成立后,铁路发运能力飙升,日发运量突破 20 列创历史,全年疆煤出区 1600 余万吨,占公司七成以上,稳固煤矿在能源供应格局中的关键地位。从清晨到夜晚,他忙碌于协调生产、巡查现场、应对突发,经验与冷静使他成为矿区的“神经中枢”。
潘坤雷一年超 300 天坚守煤矿,和家人聚少离多。孩子一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的思念的呼唤常令他眼眶湿润,心怀愧疚,可能源保供是责任,再难也得扛。
午间的食堂热闹非凡,饭菜香气四溢。步入餐厅,潘坤雷满脸欣喜,远在矿区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却足以慰藉内心的一份思念。
“潘主任,区外保供专列刚进站……” 刚坐下,对讲机里便传来调度员的信息汇报。“好的,立即安排一号线火车装车站装车,增派人手盯紧智能化快装系统!” 言罢,他未及用餐又匆匆奔赴现场。
在戈壁煤海,潘坤雷以磐石之志,铸就能源保供的钢铁脊梁。他的故事,是万千煤矿人无声奉献的缩影,更是新时代能源人“为国担当”的铿锵注脚。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