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
山东大地早已沐浴在暖阳中
然而
在1000公里外的鄂尔多斯
却迎来又一场寒潮
零下20℃的凛冽北风中
东华重工兖矿智造公司
陕蒙装备维修团队
抢工期、攻难关、保质量
擂响了开年奋战的战鼓
车间内,液压支架维修作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片繁忙景象。然而,寒潮的突然来袭,给当前的生产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将这一不利的“天时”因素转化为推动生产的有效“生产力”,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面对这一困境,车间主任曾令龙早有应对之策。在他的笔记本上,详细且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未来72小时的气温曲线变化情况。其中,被用红色着重标注的数字,正是被定义为“临界点”的关键温度值。
“通过‘临界点’(一般为 -8℃到 -12℃),我们可以精准捕捉升温窗口期,然后利用调整班次、灵活组织生产的方法跟寒潮打‘游击战’。经过仔细核算,设备运行和使用效率提升超过8%。”车间主任曾令龙说。
清晨,行车工曹诗年像往常一样登上龙门吊。然而,设备启动的瞬间,一丝细微的异样手感引起了她的警觉。原来是夜晚的寒风直吹,导致减速机齿轮箱上的润滑油凝结成了膏状,支架拆解工作因此受阻。
“给设备穿冬衣!”
技术骨干张威当机立断,转头回宿舍翻出还未拆封的防风毯,迅速将其牢牢捆扎在行车顶部的关键部位。就这样,在夜间停工期,为设备穿上了 “御寒铠甲”,手工打造出一个 “防风箱”,保障了龙门吊第二天的正常运行。
极寒天气带来的难题远不止于此,煤泥结冰上冻成为了又一只 “拦路虎”。结构件铰接、吊装孔内布满了 “冰疙瘩”,传统的 “烤枪解冻法” 在低温下几乎失去了作用。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技术攻关组长葛堂华灵光乍现,制定出了新的解决方法。
“走,咱们把‘战场’转移到喷漆线!”凌晨两点,20吨重的结构件在行车的轰鸣声中被移入喷漆线烘干室。原本看似 “坚不可摧” 的冰层,在密闭空间余温的作用下悄然消融。同时,拆解区域也同步调整到附近,在保障喷漆线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大幅缩短了转运时间,让次日清晨的清理效率提升了整整5倍,为支架维修进度按下了 “加速键”。
从“移形换位”到“破冰突围”
从“时段优化”到“毛毯护机”
兖矿智造公司陕蒙维修团队
谱写了驻外攻坚的胜利序曲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