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市冬季常住燃煤取暖户共1.2万余户,2023年以前,阿勒泰市为群众安装单机版一氧化碳报警器,因其实用性不强、灵敏度不高,无法实现联网,对一氧化碳中毒防范不能实现综合监控、及时联动,对独居人员、留守人员、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无法有效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阿勒泰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的重要论述精神,依托信息技术,大力实施一氧化碳联网报警工程,搭建一氧化碳联动监管平台,为群众温暖过冬、安全过冬增加了一重智能保障。
一、把好安全取暖源头关
阿勒泰市农村偏远地区、牧区过冬烧煤取暖普遍存在,这种采暖方式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用户安全意识淡薄、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威胁到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近年来,阿勒泰市在农村区域积极鼓励推行“电代煤”清洁取暖和农村“人炉分离”改造项目,努力从源头压减一氧化碳中毒风险。积极探索数字化能力助力民生工程,针对农村、偏远牧区全面落实智能化、信息化“技防”措施。率先在全市推广一氧化碳联网报警器安装普及工作,将一氧化碳报警器“进万家”工程列为民办实事十条措施,由住建局、应急管理局、通信运营公司组成一氧化碳防范工作专班,统筹研究实施路径,对全市农村地区燃煤取暖户全覆盖免费安装联网式智能一氧化碳报警器。
针对农村地区全覆盖安装,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研,就运用信息化手段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开展交流研讨,破解防范一氧化碳中毒难题。多次沟通通信运营公司、生产厂家,对一氧化碳报警器充分了解、多方比对、技术攻关、反复试验的基础上,制定“数字乡村平台-一氧化碳联动”解决方案,建立了一氧化碳联网报警系统,有效实现四级联动监管,实现分层分级处置,达到“一家报警,多人接警”的目的。
二、把好安全监管责任关
建立“3+N”(部门+乡镇+村+户)纵向监管机制,各乡镇组织人员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并动态更新本辖区台账,累计收集1.6万户资料信息,乡镇领导、机关干部等联系包保片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社区(村)工作人员、驻村干部等对使用一氧化碳联网报警器实施“点对点”包保,确保每个社区、每户家庭有人联系、有人包保,坚决压实安全防范管理责任;市住建局、应急管理局专门组成指导示范专班,重点查纠乡镇、村(社区)对一氧化碳工作思想不重视、部署安排不到位、具体措施落实不彻底等突出问题,及时督促指导社区(村)落实具体措施。
选择试点示范乡镇,运行初期查找整改设备、平台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受理流程、闭环交付流程做好后勤保障,以优质服务推动全市1.2万户一氧化碳联网报警器交付安装使用。
三、把好宣传引导关
将宣传教育始终贯穿整个取暖季,实施高频次、反复性防中毒宣传教育和警示引导,对全市各乡镇(村、社区)开展一氧化碳联网报警集中培训23场次培训人员150余人,专门组成宣传指导示范专班,开展入户“敲门行动”6次,张贴“明白纸”1.5万余张,为群众讲解联网报警器的安装使用要领及报警后的应急处置知识。在阿勒泰市“零距离”、融媒体中心持续开展一氧化碳中毒防范知识、警示案例等宣传工作。
四、把好应急处置救治关
主动牵线,将独居老人、残疾人以及生活困难户等自主防范、自救能力弱的居民户与左右邻居结成对子,形成“一对一、多对一”守望互助小组,及时提醒警示,及时发现隐患问题,及时协助处置有关紧急状况;压实各社区(村)卫生服务中心责任,建立紧急救治“绿色通道”,确保一旦发生中毒事故,第一时间送医、第一时间救治。一氧化碳联网报警器运行以来,平台共接收高危报警2641次,现场事故排除712次,挽救36名群众生命,最大限度的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平台通联员:阿勒泰市应急管理局蒋瑛供稿)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