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潮中先试先行,聘任19名“蓝领精英”为首批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在企业上下鲜明地树立起“技高者多得”“晋升不必当‘长’”的导向,推动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
如今,首批首席技师、资深技师聘期结束。3年来,该集团为这批“蓝领精英”提供了什么样的舞台?他们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对过去、对未来有什么感想?笔者对多名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及有关人员进行了采访。
高技能人才怎么用?
搭好台子、压实担子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及薪酬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首批首席技师、资深技师评聘之初就在矿区引发了热议。热度退去后,无论集团层面,还是首席技师、资深技师所在基层矿井层面,都在思考如何发挥好“首批”的示范作用。
一份目标明确、职责明确的总体规划必不可少。为此,该集团印发了《首席技师、资深技师聘用管理办法》,不仅对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岗位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也对他们日常的职责分工和绩效薪酬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顶层设计为他们搭台子、压担子。
“集团制定这一管理办法,主要目的是希望首席技师、资深技师珍惜荣誉、安于岗位、钻研业务、带好队伍、传承精神,发挥出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该集团人力资源部(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就拿最现实的焦点——薪资来说,该管理办法明确,首席技师薪资水平与矿副总工程师相当,资深技师薪资水平与矿科区长相当。“兑现这份薪酬,就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价值。”首批资深技师、谢桥矿机电修配中心职工陈惟义如是说。
在基层矿井,各单位认真落实日常管理主体责任,为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各矿井技术负责人根据安全生产需要,为首席技师、资深技师专门设定创新方向,并指导他们开展技术革新、培训带徒、疑难处置等工作,矿生产技术科室也为他们开展岗位工作提供支持。
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各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通过组织交流学习、对标学习等方式,不少首席技师、资深技师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许多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师徒,则形成合力共建工作室,发挥“1+1>2”的作用。
此外,在工会的牵头下,首席技师、资深技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机制。“我们采煤设备操作维修技师之间成立了‘综采卫士联盟’,在资源、技能、创新方面共建共享,更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陈惟义表示。
企业还为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处置疑难问题创新了一些机制,“交叉驻点服务”就是其中之一。今年,首批首席技师、张集矿职工李忠敬前往顾桥矿进行驻点服务。“顾桥矿的井下工作条件与张集矿有很大差别,给了我不少启发。”李忠敬表示。据了解,李忠敬在顾桥矿驻点的1个月内,共进行授课4次,还完成了1项针对测气取样的“五小”技术发明。
此外,该集团还让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参与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编制、题库建设等工作,为整个企业乃至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该集团职工培训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我们会优先选择首席技师、资深技师为职工进行培复训授课,大大提高了技能等级鉴定通过率。”
高技能人才用得怎样?
厚了底子、赢了面子
“我现在是矿井单轨吊维修服务小组组长,承担着矿井所有在用单轨吊系统的维修任务。”走进顾北矿邵桐龄大师工作室,一副精致的单轨吊模型摆在台上,邵桐龄正在向几名青年技术工人讲解结构要点。
作为首批首席技师,邵桐龄直言,以前他只要钻研提升系统技术,现在要面对全矿不同的课题。这就要求他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单轨吊的使用正是其中之一。
“为了避免单轨吊重载在斜巷发生放滑事故,我根据提升机大件提升思路,给单轨吊增设了重载模式,使其在重载时最快只能以0.5米/秒的速度运行,以获得最大的驱动力。”邵桐龄说道。
邵桐龄的变化是3年来首批首席技师、资深技师进一步钻研,技能底子越来越厚实的一个缩影。
当前,煤炭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智慧矿山建设大趋势下矿井“四新”应用更加广泛,这就要求首席技师、资深技师继续秉持钻研的精神、执着的态度,在加快本专业攻坚的同时,积极投身新领域,带动更多的人一同学习,不断夯实矿井安全高效的基础。
因为岗位作用越来越大,技能技艺越来越精进,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在3年中收获了更多的荣誉。
在顾桥矿,首批资深技师程晨仅2022年就完成技术方案、规程措施调研论证12次,牵头或参与完成“五小”技术创新成果4项,取得专利2项,年度授课100课时、带徒20人。这些付出让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谢桥矿,首批资深技师范磊积极投身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设备安装和研究,完成技术创新20余项,先后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及煤炭行业技能大师荣誉。
在朱集东矿,首批资深技师倪昌在任期内积极创新工艺方法,先后参与现场疑难问题处置100多次,取得1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2022年度“安徽工匠”称号。
在潘二矿,首批资深技师梅瑞获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多项创新成果在企业推广应用,节约成本600多万元。2021年,他获评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并于今年被列入安徽省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名单。
据统计,3年来,首批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共解决现场问题1200余项,开展创新课题及项目306项,获评矿级及以上“五小”创新成果185项,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88项。
高技能人才如何传承?
做出样子、指明路子
虽然参加工作才5年时间,但顾桥矿综采二队的沈乐已经两获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他的快速成长还要从3年前说起。
那时,首批首席技师庞士宝主持的庞士宝技能大师工作室招募学员的宣传手册发到了沈乐手里。经过一番思想准备,沈乐拜入庞士宝的门下。凭借钻研热情和勤学苦练,很快他就在师傅的众多徒弟中崭露头角。
为培养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力量,3年来,首席技师、资深技师依托自身所长,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选择本单位有潜力、有想法的青年职工,以每人每年培育20人的规模,加速“孵化”了一大批技能人才。
对于“沈乐们”来说,他们的成长之路与师傅有什么不一样?“师傅给我们指明了路子,从理论基础学起,更加注重现场问题处置的规范性,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出师之后还能继续到工作室练习、交流。”沈乐说。
与技艺同传承的还有精神。让谢桥矿绞车一队青年职工康徐感受深刻的是师傅陈惟义的钻研精神。“师傅让我佩服的不仅有过硬的技能,还有对事情的专注和钻研,凡事都能给我们做出个样子来。”康徐说。
而且,无论沈乐还是康徐,都不是首席技师、资深技师所在基层科区的职工。从原来的一个班组、一个队,带徒范围的扩大是首批首席技师、资深技师在人才培养上最显著的特点。
3年来,首席技师、资深技师也在不断总结师带徒经验,帮助徒弟更好地精进自己的技艺。
首批首席技师李忠敬说:“在我看来,师徒不仅是点对点的简单教学,更是两代人的稳定传承。”因此,他始终坚持以“实学、实用、实战”为原则,对徒弟开展定向、精准培训,不断提高徒弟的理论素质、技能操作水平和现场基本问题处置能力。
李忠敬培养出一批瓦斯检查岗位上的技术骨干,为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储备了人才力量。2023年,他的徒弟徐鹏获得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徒弟任永辉获得安徽省瓦斯检查工技能竞赛二等奖,徒弟康于也获得淮南市通风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首席技师、资深技师评聘制度深刻影响和带动了矿区技能人才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高级工及以上持证人数由2021年底的11368人增长至2024年6月的13716人,增幅达20.65%。
作者:朱建华
来源:中国煤炭报9月26日七版 原标题《如何让高技能人才释放“高价值”?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首批首席技师、资深技师作用发挥情况调查》 责任编辑:王丽丽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