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
北方工业大学科研院院长李全明
筑牢安全风险防控
“最后一米”
“近期我国发生了多起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全国政协委员、北方工业大学科研院院长李全明说。
今年两会期间,李全明提交了《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抓手推动高水平安全格局》提案,并就相关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发展面临复杂挑战。”李全明说,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煤层厚度、倾角、瓦斯含量等差异较大。随着煤炭需求增加、矿井开采深度加深,煤矿安全生产压力进一步加大。
“但我们要有应对复杂形势的底气。” 李全明认为,底气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支持不断强化。二是科技进步与企业投入。全国已建有煤矿智能化工作面超过1000个,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近1000处,产能占比近六成。三是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为煤矿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监管监察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责任的直接承担者和安全生产任务的具体落实者,抓住这一责任主体,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李全明说,但当前,仍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观念滞后,对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清,将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内在驱动,安全生产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纸面上,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形式上。
李全明在调查中发现,有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政府产生“依赖感”,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大、专项整治行动密集部署,迫使企业在改善作业条件等加大投入的同时,也催生出企业安全靠“政府安全员”的政企关系,无法有效激发企业安全的内生动力。
还有的企业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存在基础性短板,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运行实效差,隐患排查不深入、治理不彻底,部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欠缺,本质安全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制度只“挂在墙上”“停留在档案柜中”“停留在面对检查时”,实际安全管理运行靠“经验”。
如何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李全明认为,相关部门要以系统思维提升政府监管和执法水平,在监管工作中从“点对点”查隐患转变为以系统观念整体把握企业安全重大风险;转变“妈妈式”的安全监管方式,通过培训督促各级监管部门,厘清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边界,将监管人员从“当好企业安全员”上升为“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工作思维上来。
企业应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备专业安全管理力量,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要建立与本企业实际相符的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排查风险点,并对其实施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出台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细则。要加强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岗位安全风险防控责任。要确保安全生产各项细则定得好、用得好,定期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运行情况开展评估,查找不足和漏洞。
“我们必须筑牢安全风险防控‘最后一米’,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走安全发展道路。”李全明说。
来源:中国煤炭报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