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变”面貌新

2023-08-18 16:31:46    来源:经济日报    

在内蒙古开滦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开滦公司”)煤炭基地红树梁煤矿的智控指挥中心,集控员杨磊坐在控制摇杆和按钮前,按下启动键后,顺槽皮带、破碎机、转载机、刮板输送机、采煤机依次启动,只见大块的煤炭被分割开来,源源不断的“乌金”被送往地面。

“过去,这一系列采煤流程要由工人在井下操作,大伙儿经常一身汗、一脸灰;现在,只需在地面上轻点鼠标,观看屏幕就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改变了以往矿工灰头土脸、矿山高危的印象。”杨磊说。

内蒙古开滦公司属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企业在煤炭行业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抢抓机遇,在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份交界处,建设产能1000万吨的红树梁煤矿。

“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将创新基因植入新矿井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才能在发展中赢得主动。”内蒙古开滦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海说,他们抢抓煤矿智能化这一行业变革方向,提出“打造中国西北智能化绿色矿山的标杆”的目标,从高标准选型智能化生产设备、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研发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构建专业化子系统等方面着手建设。

“设备完好,现场环境完好,可以开机!”红树梁煤矿综采队生产队长陆国民乘坐汽车沿着坡道下到100多米深的井下工作面,完成常规检查,向控制中心汇报后,按下按钮,随后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等依次被“唤醒”,开始切煤、自动跟进。“我的主要工作是观察采煤工作面有没有地质变化、液压支架是否移动到位,只有发现异常时,才会进行人工干预。”陆国民说。

此前,陆国民是一名传统煤矿井的液压支架工。“那可是一项重体力工作,一个班要搬动300多个液压支架操作手把,常常胳膊酸疼、大汗淋漓。”陆国民说,如今,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不仅使工作不再劳累,而且效率提高了3倍。“虽然身体轻松了,但是大脑却一点不能放松。智能化开采对于员工的技术要求更高,自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技术发展步伐。”

生产设备智能化是建设智能化矿山的硬件基础。企业紧跟科技前沿,用高端智能化装备武装矿井,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排水六大系统和煤炭销售全部实现智能化。

有了硬件基础,还需要软件作支撑。红树梁煤矿高标准构建了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消除子系统的“数据孤岛”,对矿井采掘、运输、仓储、洗选、销售开展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了矿井全面感知、精准协同、智能决策。

在井下,红树梁煤矿安全管理部主任刘柱和几名同事带着防爆手机,在巷道的轰鸣声中边走边巡查矿井安全。“有淋水、积水,排水不及时!”当他发现隐患,立即拍摄了视频、照片并加上文字描述,上传到手机中的安全管理系统,相关人员接到指令后立即整改并通过手机反馈,确保隐患消除。

红树梁煤矿引入推广巡检机器人,主斜井皮带、主泵房、主变电所、压风机房等场所均实现无人值守、有人巡视,使井下生产人员大幅减少。智能化使红树梁煤矿原煤日产量最高达3.8万吨,创下开滦集团下属矿井中单井单面产量历史纪录。“在百米深的井下,把相对危险的工作交给机器,有效保护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张金海说,煤炭基地智能化建设带动了传统矿井走上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子,企业将继续健全完善目标责任机制、长效工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以智能化赋能矿企高质量发展。

16320396478197547_9.png


[责任编辑:赵远航]
关于我们
中安传媒・国家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平台官方网站。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宣传平台,是各地、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舆论监督平台,是建设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平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安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龙宇天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电话:010-64464483
传真:010-64464483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