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看能源
近日,河南日报整版推出文章《当好“方面军” 成为“顶梁柱”》,河南国资公众号进行转发。文章对河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弯道超车晋升“A级”,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企业规模效益大幅倍增进行报道。其中,大篇幅对河南能源践行“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不断进行技术攻坚,源源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进行报道,现予以转发,以飨读者。
这十年,省管企业规模效益大幅倍增,截至2021年年底,省管企业资产总额2.5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232%。
净利润183.2亿元,较2012年增加208.8亿元。
河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加速度,成功晋升国家“A级”,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国资国企姓“国”,心怀“国之大者”,是当好并成为稳经济大盘“方面军”和“顶梁柱”的应有之义。
数据显示,省管企业2021年盈利创历史最好水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弯道超车晋升“A级”,迈入全国第一方阵;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智慧“国资大脑”“产业大脑”加快形成……河南国资国企坚持“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改革九字诀,聚焦问题,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坚定不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骨干力量。
根上改——重“拼”国资版图
行业布局散而不聚、产业结构低而不优、企业个体多而不强、资本流动慢而不畅——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根上改”,集中优势兵力,重“拼”国资版图。
继河南铁建投集团正式揭牌成立后,交通、文旅、物流、基建、科技、信用等领域的6户省管企业,作为河南战略重组国有资本的“首发阵容”集体亮相。此次新组建省管企业,河南做了两道“算术题”,一个是合并同类项,另一个叫差异化互补。
合并同类项求的是规模效应。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与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在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上,功能相近、业务相同,通过“强强联合”,重组为新的“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服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过“万”目标。
差异化互补解的是聚集效应。“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陆地和海洋终成通途!”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依托河南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的优势,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同样,全省陆港、河港运营融合发展,沿着新丝路“东联西进”,重组“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
自河南国资优化战略布局以来,已有14户新组建企业挂牌运营。省政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涛说,企业重组,是从组合到重生的过程,目的是实现“1+1>2”。
制上破——“混”多元化股权
如果把经济制度比作人的躯干,公有制经济如同骨骼,非公有制经济好像肌肉,二者“合”得来,才能“混”得好。国企民企股权合作,本质是为国企注入市场化基因,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规范董事会建设,让外部董事“真治事”……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面建立市场化机制,做实董事会职权,离不开大股东河南投资集团的充分授权,也离不开其余7家股东各自发挥资金、资源、技术、理念等优势提供多维支持,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主体。
煤炭保量稳价、小麦产购储销……河南物产集团以股权为纽带,合并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的运输优势和瑞茂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以供应链思维重塑大宗商品流通模式,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
国家能源集团携手河南能源集团打造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基地,中建七局与中豫建投集团达成股权合作意向等,河南国资国企积极寻求与中央企业、民营企业等深度合作,通过产权股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置换等形式,推动国有资产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换。
治上立——争“创”一流企业
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转变,不仅是国有资本的监管需求,也是国有企业的治理需求。省政府国资委和省管企业以“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十六字为目标,深入推进一流企业创建示范行动,扎实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
科技创新是一流企业的重要指标。郑煤机集团研制的高10米超大型液压支架创造了世界煤机行业新的技术巅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补上尼龙产业链己二腈自主生产关键环节;安钢集团冷轧电磁新材料首卷成品下线,填补了河南高端电磁新材料的空白;河南能源集团加大与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对外合作,构建“一院四中心”科研体系。
数智赋能是一流企业的治理保障。河南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国资国企数智赋能三年行动计划,着重做好数智国资和数治国企两篇文章,到2024年年底建成两个“数智大脑”——“国资大脑”和“产业大脑”,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河南提升国资国企制度含金量,让“改”更加彻底,让“破”更有分量,让“立”更加稳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勇当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开路先锋。
亲历者说
破译“工业粮食”基因密码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院长 蒋元力
能源研究是个“举重若轻”的活儿。
说它“重”,“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和团队研究能源的方向主要是“工业粮食”煤炭;讲它“轻”,咱们身上穿的衣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矿泉水塑料瓶,原材料都是煤炭。
事物总是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上升。如果把河南能源集团的主业煤炭、化工两个板块,看作物理反应和化学变化的缩影,那么研究总院的作用就是两者间的催化剂,完成从原材料到新材料的跨越。
研究总院最引以为豪的科技创新成果,也跟催化剂有关。我和团队历经八年的技术攻坚,超万次的反复实验,自主研制出新一代乙二醇催化剂,目前已在贵州黔希化工投用,其他所属乙二醇装置也取得较好成效,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助力河南能源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要努力做自主创新的“领头羊”。河南能源集团积极打造“一院四中心”科技创新体系,与中科院签约合作成立中科豫能绿色过程联合研发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低碳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与郑州大学共建河南能化—郑大区域联合研发中心、与河南理工大学共建安全开采联合研发中心,构建“产学研金”协同发展的生态圈,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绿树映红墙、谈笑有鸿儒。我和团队已经搬入中科豫能绿色过程联合研发中心,21个标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仪器陆续完成安装调试,煤化工生产装置平台化、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等多项研究成果,正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来源:河南日报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