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生产应急防范:一名煤矿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

2025-08-22 17:05:10    来源:重点实验室    

作为一名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耕耘多年的工作者,我始终将一线视为最好的课堂,将工人视为最真的战友。回望来路,我深切体会到,安全生产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靠专业引领、靠协同作战、靠脚踏实地一步步构筑起来的。

初入煤矿时,我曾与工人师傅们同下井、同劳动、同攻坚。我们把专业理论融入实操细节,用现场经验反哺技术决策。无论是炮采工作面顶板加强木垛支护,还是艰难穿越地质构造带,我们都并肩研判、共商方案。这种“一起干、一起扛”的模式,不仅及时化解了多项安全隐患,也让我与工人们在实践中共同成长。然而反观当下,不少煤矿的安全管理却日渐陷入“动嘴不动腿”的怪圈——工作安排停留在口头,责任传导沦为纸面,甚至因指令不清导致反复返工。工人技能本就参差不齐,若再缺乏专业力量的现场支撑与示范引领,又如何能准确把握《作业规程》与《风险管控预案》的要求?长此以往,官僚主义蔓延,隐患整改流于形式,甚至“以罚代管”之风盛行,无形中埋下大量看不见的雷。

另一方面,部门壁垒、信息孤岛也成为应急管理中的重大短板。我曾亲见某矿掘进期间已探测到断层并研判存在导水风险,但该信息未能有效传递至采煤区队,结果回采至该区域时发生工作面透水。这类“各唱各的调、各管各的事”的局面,无疑与“大安全”理念背道而驰。安全生产是一盘棋,缺乏信息共享和协同响应,再完善的技术预案也难免落空。

更值得警醒的是,部分区队长及现场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却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上级支持。在重产量、轻安全的价值导向下,他们面对问题只能“拖、靠、等”,既无权力调动资源,也缺乏能力实施应急处理。甚至标准化体系建设也沦为“挂牌子”“贴版面”的表面文章——只要应付检查、缴得起罚款,就好像安全已经到位。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导致同行业事故反复发生、教训却未能真正汲取。

要破此困局,关键在于回归“服务现场、服务工人”的安全本位。管理层必须走出办公室、深入井下一线,将技术指导带到迎头面、送到岗位旁;打破部门墙,建立跨职能应急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更要转变观念,把罚压式的管控转化为赋能式的引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筑牢安全生产的根基,走出事故反复的循环,真正守护每一个矿工的生命,守护煤矿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来源:中志协山西应急救援减灾防灾服务部副部长孟根龙

2025年版《煤矿安全规程》开启订购啦!

170533140679651_9.jpg


售后服务联系方式:

联系人:蔺老师

联系电话:010-64464427

图片


[责任编辑:赵远航]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中安传媒・国家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平台官方网站。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宣传平台,是各地、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舆论监督平台,是建设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平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安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龙宇天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电话:010-64464483
传真:010-64464483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