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按下“一键启动”按钮,煤矿就自动运转了?

2022-04-15 16:06:59    来源:中国煤炭网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穿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北部的

安国湖生态湿地

在一片郁郁葱葱间

一座现代化矿井跃入眼帘

这便是国家首批

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

徐矿集团张双楼矿

没有飞扬的煤尘

也没有机器的轰鸣

更没有太多的采煤工人

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监控屏幕上

各类数据的跳动间

工作人员只需按下“一键启动”按钮

采煤机、皮带机、转载机便陆续“苏醒”

硕大的煤块沿着煤壁“纵身”跃下

坐上溜子源源不断地“奔向”地面……

智能调度控制中心

自2020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张双楼矿便按下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快进键”:

围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等重点领域,确立了“1236”智能化发展总体思路,排定实施智能化实施项目76项。按照“1+3+N”的模式,即一个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一张图(“GIS”)、一张网(万兆环网+5G)和一朵云(私有云)以及智能采煤、掘进、防冲等“N”个控制系统,形成了井上井下各子系统的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化顶层设计方案,取得了“减人提效保安”的初步成效。

逐一破解难题

在该矿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笔者见到了正在进行生产调度的该矿矿长张雷。

当谈及该矿2019年智能化建设立项之初的情景时,张雷对当时的窘迫记忆犹新:“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没有可行性的关键技术,更没有相对应的人才储备。”

为此,该矿邀请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屠洪盛进行深入考察调研。

张双楼矿主采的74104工作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呈逐渐变厚趋势,煤层倾角比较大,且存在多处断层。

“在74104建设智能化工作面挑战很大,困难很多。”屠洪盛的话像是一盆凉水浇在张雷的头上,却没有浇灭他推进智能化建设的决心。

“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更是迫切需要。”该矿随即联合中国矿业大学成立项目组,誓要啃下复杂条件工作面智能开采这块“硬骨头”。

“要在井下布局智能化工作面,先必须弄清地质异常区域采动应力的演化规律,做好综采设备的稳定控制机理研究。”该矿技术中心负责人曹远威介绍。

研发团队与国家能源深井安全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取得联系,采用Flac3D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交互进行的方式,从海量试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建立了工作面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受力模型,并先后确定了三者的稳定控制方法,为后期“三机”协同联动作业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有了理论基础,研发团队信心大增,开始逐一破题。

该矿74104工作面覆岩岩层结构复杂,近场岩层的破断垮落和远场岩层的结构调整均会对采场和巷道围岩产生应力扰动。因此,推算出最合适的推采速度成了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首要难题。

在曹远威的办公室,笔者见到了能够破解这一难题的“法宝”——工作面推采速度智能调节分析系统。

“我们在分析矿山压力、岩层控制以及弹性力学的基础上,分析出推采速度对覆岩关键层弹性能积聚和释放的影响规律。以此为依据,技术人员将每日微震总能量输入程序,通过观察3天内预警测点的个数,就可以确定实时推采速度。”曹远威向笔者演示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74104工作面回采巷道独特的“高低肩”结构,是研发团队面临的另一道难题。“由于该巷道属于倾斜煤层构造,传统的‘门’字形单元支架与巷道锚护系统匹配度不够,在超前移架过程中显得‘水土不服’。”参与智能化建设的机电工区副区长梁猛猛介绍,研发团队针对性设计了能够更好支护高低两帮的“丘”字形超前支架,制定了超前支护液压支架组的智能控制流程,实现了工作面巷道超前支护和工作面回采支护的同步协调智能控制。

此外,74104工作面井下巷道风流受地热、机电设备散热与其他热源因素的影响,存在热害问题。研发团队为此建立了矿井热力学模型,通过分析各区域风流温度分布特征,划定高温热害重点区域;结合矿井降温预测模型,以“一旬”或“半个月”作为温度调节周期,开发了工作面风流温度及需冷量智能计算软件,解决了这一难题。

难题逐一破解,让74104工作面智能化建设成为可能。

轨道式皮带机巡检机器人

2020年6月16日,徐矿集团在张双楼矿举办74104智能化工作面启动仪式。74104智能化工作面的建成运行,实现了江苏省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零”的突破,开启了江苏煤矿智能化建设新时代。

江苏省首个智能化工作面——74104智能化工作面正式启动

“最强大脑”能掐会算

在张双楼矿智能调度控制中心,智能控制中心主任牛福泉正通过大屏幕观察井下采掘设备、通风、运输等实时数据,分析判断当前井下的安全生产状态。

“画面清晰,信号稳定,双向通话实时流畅。”谈起指挥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最强大脑”——智能调度控制中心,牛福泉赞不绝口,“‘最强大脑’集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应急指挥、信息化管理为一体,而且应用了‘5G+’万兆高速传输,实现了秒速响应。”

牛福泉指着大屏幕上74104工作面的生产场景向笔者介绍说:“目前,我们初步实现了以自动控制为主,远程干预为辅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智能化工作面一键启停率达90%以上、煤机记忆截割率稳步在80%至90%之间。在产量稳定的前提下,综采工区在册人数精减了24.2%,生产期间井下职工不超过9人,初步实现了智能减人提效的目的。”

在74104材料道安装单轨吊,装卸方便,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

“最强大脑”能做的远不止“一键启动”这么简单。借助智慧管控平台,可以实现对调度信息展示系统、调度通信系统、调度综合管理系统、5G无线通信系统、万兆工业网络系统、私有云中心(数据中心)、精确人员定位系统的一体化操控,不仅让安全生产过程更有保障,更能对井上井下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利用。

“井下隐患,最常见的是人为隐患。井下安全,最重要的是人员安全。”正在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进行系统调试的该矿通计中心主任荣国庆,分别调取井口、94102溜子道联络巷以及94102溜子道“二道门”现场的实时画面,向笔者演示了该矿借助“最强大脑”进行智能化人员管控的创新举措。

“通过井口智能安监系统、智能违章监控、智能限员系统,从入井开始,我们便对所有人员进行定位追踪、实时监控。”荣国庆介绍,透过安装在井下的26个AI智能摄像仪,可以对井下人员“三违”行为进行自动识别、抓拍、录像,并通过实时通话,第一时间叫停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我们在全省率先投用了智能限员系统。”荣国庆放大了94102溜子道“二道门”现场画面。

画面中,防冲管理站出入口的隔爆LED显示屏上,正实时显示着特定区域内的人员数量。“一旦出现人员超限情况,现场就会立即响起警报,同时拦截门会自动关闭,并上传报警信息。”荣国庆说。

据了解,该矿还建立了地音监测、CT探测、智能煤粉钻屑监测系统,搭建了智能判识多参量预警云平台,实现了矿井冲击地压多参量综合、分级、分区、实时预警。

不仅重视提升生产环节的“治”水平,更注重增强本质安全的“防”能力。为此,该矿采用TGIS+BIM技术,全面构建煤矿的采、掘、机、运、通各专业子系统以及工广建筑仿真模拟系统,建立了“GIS一张图”,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及勘探资料,将煤层赋存条件等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集成,实现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保障。

成为“慧想慧干”的新矿工

“去年4月以来,我经常来这里学习智能化的新知识,这里已经成为我钻研新技术的打卡地。”在该矿智能协同创新中心,笔者见到了该矿机电工区综采车间技术员陈昊。这位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高材生,业余时间十分喜欢泡在这里。

随着智能矿山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大量先进装备、智能化系统先后投用。新技术新设备有了,人才却面临短缺。

去年3月,该矿成立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引导各专业带头人、高素质大学毕业生围绕智能化开展头脑风暴、进行技术攻关。如今,该中心共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29项、实施技术创新255项、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秀“五小”成果7项,获得授权专利16项,多项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核心技术依赖高技术人才,需从关键点上突破。操作技能的全面普及,则更显波折。

在该矿综采二区会议室,笔者见到了该区党支部书记王雷。作为全矿首个智能化工作面开采的负责人,他仍清楚记得刚接触智能化生产的情景。“由于智能化操作方面的技术人才紧缺,在智能化采煤机、转载机、溜子、支架、皮带、通信等远程控制和成套设备安装过程中,面对线路多、传感器多等‘拦路虎’,我们经常感到无从下手,有的职工有了畏难情绪,干脆不来上班了,工区安全生产进度一度陷入僵局。”王雷回忆说。

为此,综采二区在徐矿集团与该矿的协调帮助下,一方面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到矿进行理论培训,深入井下一线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现场分析讲解智能化设备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另一方面由工区区长、党支部书记和技术主管牵头,组建技术员和业务骨干为主的技术攻关团队,分批次远赴山西、安徽等智能化建设起步较早的矿井和智能化工作面,虚心学习智能化实际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

随着智能化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智能化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职工逐渐熟练掌握了智能化设备操作维护技能。“以前的支架是机械传动的,在移动支架时需要用手来回的扳动手柄进行操作。现在,我掌握了新支架的电子传动原理,只需要站在原地用手指在支架操作面板上点动几下就可以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最多时可以轻松操作15台支架。”液压支架工马汉鲁自豪地说。

“以前是用不惯,现在是离不开。”谈到如今在智能化条件下生产,全国劳动模范、综采二区机电维护员马奔体会深刻,“现在真是轻松又体面。有了自动化采煤机,再也不会‘一身汗一脸灰,上了井只想睡’了。”

“智能化这事儿,必须点个赞!”综采二区采煤机司机赵龙抢着说,“以前,要时时盯着滚筒,总是按着遥控,精神高度紧张。现在,我每天下井后,只需按下‘记忆截割’按钮,选好割煤方向,就可以安心站在一旁做‘甩手掌柜’。”

“得益于智能化的稳产高效,工区推行了‘三六制’。就是说每天三班,每班工作六小时,取消了夜班生产,最大程度减少职工工作时间、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智能化带来的变化数不胜数,赵龙说,“现在我们矿工也有更多时间陪老婆孩子了,偶尔周末还能约朋友打场球。”(李本领 李亮)

山东能源兖州煤业鲍店煤矿:

用智能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矿井服务年限不断延长,山东能源兖州煤业鲍店煤矿岗点多、战线长、生产系统复杂,单纯依靠管理手段已无法有效保证安全生产,迫切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从根本上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近年来,我们矿锚定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建设方向,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深化采煤、掘进、机电等8个专业28项智能化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矿井智能生产、减人提效、高效开采。

我们矿推广应用了先进的电液控及传感器等高端装备,高质量建成了83上02、7304智能采煤工作面,实现了全工艺段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和自动找直、时序自动放煤、煤流智能调速、运输机自动张紧和断链保护等;投入使用了智能掘进机、遥控式自移机尾、自动双臂钻车等先进设备,胶轮车副巷智能掘进工作面具备掘进机自动记忆截割、工况实时显示等功能。升级改造胶轮车、单轨吊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和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车辆精确定位、道岔自动控制、物料自动跟踪,形成了无轨胶轮车快速化运人、单轨吊连续化运料相结合的一站式安全高效运输新模式。深入实施机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矿井排水泵房、变电所、皮带机道等重要岗点全部实现了“远程控制、动态巡检、智慧巡检”,矿井智能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

通过近年来智能化建设实践,我深刻感悟到解放思想是前提。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务必打破传统惯性思维“围墙”,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始终保持创新激情,真正走出一条煤矿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安全高效是目标。通过智能优化提升、系统集成创新,把职工从繁重的劳动和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参与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大幅减少,实现了减人提效、本质安全。装备升级是基础。发挥山东能源集团雄厚的装备资源优势,加大原有装备、关键部件的升级力度,推广应用了一批高端装备、先进设备,为加快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人才队伍是保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开展各类智能化专题培训,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业务娴熟的技术技能人才,破解了一批制约智能化发展的技术难题。(作者:郭英 系山东能源兖州煤业鲍店煤矿矿长)

郭屯煤矿:智能化建设须一矿一策

郭屯煤矿作为首批国家级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产学结合、人才培养和示范引领工作,以“减人、提效、保安全”为目标,以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开采为主线,以建设智能化示范煤矿为抓手,围绕煤炭工业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全面提升矿井智能化水平。

郭屯煤矿立足自身实际,顺应行业发展态势,坚定不移推进矿井智能化建设,成立了信息基础、采煤、掘进、机电等11个专业的智能化建设保障小组,在工业万兆环网应用、采煤工作面自适应截割、掘进工作面综掘机远工位操作、机电设备远程控制、矿井灾害智能监测方面持续进行科研攻关,深入探索应用,实现了主要生产环节的数字化传输、智能化决策、自动化运行。

智能化煤矿的建设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系数、从业人员劳动工效和职工的幸福指数,颠覆了人们对煤矿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认识。

郭屯煤矿智能化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也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标准缺失、信息孤岛、协议不一、人才匮乏等诸多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化建设推进速度。

在今后一个时期,智能化建设必须一矿一策,分层次、分阶段、分重点逐步推进。明确发展理念、完善技术标准、补充技能人才,解决技术、装备创新与现有规章、规程的矛盾。遵循煤矿开采规律,将人工智能与采矿工艺、技术、装备深度融合,全面激发煤炭企业发展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新模式下的煤矿智能化。(作者:张明 系山东能源郭屯煤矿智能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赵远航]
关于我们
中安传媒・国家安全生产宣教培训平台官方网站。是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宣传平台,是各地、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舆论监督平台,是建设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平台。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安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龙宇天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方式
电话:010-64464483
传真:010-64464483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话安全

安全猫APP下载

安全猫APP下载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12层   邮编:10002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6448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496号

Copyright © zacm.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1901号-1